隔离日记(4)

从规律生活的角度来说,日记其实没有什么记录的必要——因为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样的。早起做早操,然后写日记。吃饭、看书、码字、运动、休闲等等。每天的大块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由于被关在屋子里,所以并没有什么新鲜事可说。

当然,我并没有过与世隔绝的日子。拜当代通讯技术所赐,人与世界的交流只需要靠电脑与手机就行了。因此,虽然没有坐办公室,但是与工作相关的事情还是会找上门来。电子邮箱里是编辑发来的论文审稿意见。微信上有合作伙伴发来的工作信息。所以,我其实还在居家办公,或者说酒店办公。

《面向建模的数学》买了有一阵了,最近几天才系统性地开始读。此书前几章讲解数学基础,我觉得写得一般。草草翻阅之后我基本全部跳过了。后几章开始讲各种模型,我觉得有点意思。特别是讲完模型后作者还进行了分析,把问题一般化,并探索该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我喜欢这样的分析。里面的很多案例我认为挺适合工科学生的。具体的内容就不展开了,读完此书后再写一篇书评。

本来下午要开一个会议,我作为筹备会成员已经准备了很久。结果由于隔离无法参会。不少参会的朋友问我怎么回事。于是朋友们就知道我被隔离了。他们纷纷表示羡慕: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能够被关几天,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简直是一种幸福。懂的自然懂。这就好像长跑的过程中,突然可以暂停片刻,浑身都充满了侥幸的快乐。

隔离日记(3)

一旦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之后,隔离的日子并不难过。而且,好处渐渐体现了出来。

最大的好处在于没有人打扰,自己可以完全执行自己的计划。比如说下午4点到5点做运动,那我肯定能够按时做运动。再比如下午我读了2章《面向建模的数学》,阅读时能够完全投入。这在平时很难想象。如果是在家里,家里的娃娃多半会打断我。即使在学校,也总有各种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的事情打断我的思绪。

隔离的第二大好处在于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支配。比如每天上下班的2个小时可以省下来,再比如走去食堂的时间可以省下来。一来二去省了很多时间,感觉生命一下子被拉长了不少。也正因为此,早上我才能够悠哉游哉地写日记。此外,昨天既有欧洲联赛,又有F1比赛,我可以把各个比赛的集锦一个不落地浏览一遍。

不过,隔离也有隔离的坏处。

首先就是早餐供应得实在太晚了。我习惯早起,然而早餐的供应时段为8:00-8:30。早餐前常常是饥肠辘辘。好在酒店提供的三餐很丰富,这几天早餐是一碗粥,几样小菜,两个面点外加一个鸡蛋。午餐和晚餐则是四菜一汤,外加水果或饮料。这其实不能算是酒店的问题,矛盾的产生原因是供应时间段和我平时的生活节奏有所不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供应早餐的时间应该是合理的。

隔离的另一个坏处是孤独感。人是社群动物,需要有同类陪伴。一个人在屋子里呆久了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好在我有事可做,且现代通讯设备能够让我和亲人朋友们保持联系。这能够减缓孤独感。我们几个被隔离的同事一起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在群上同病相怜。

昨天和妻子聊天的时候,她说:“你们这帮人被隔离,其实对学院对工作也没什么影响。说明你们并不重要啊!”她说得既对也不对。对的地方在于我们几个确实不重要。不对的地方在于其实不单单我们被隔离的几个,其实没有什么人是不能被替代的。地球离了谁照样都会转。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是如此的不重要,有没有我们区别不大,那我们的努力工作又有何意义呢?我们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问题一下子就上升到哲学高度了。不同的哲学家会有不同的见解。我最近在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就用查拉图斯特拉的话简单来说(其实是尼采的话):要奋斗,做超人,取悦自己。

隔离日记(2)

乐观主义者会说:隔离让我拥有了十分规律的作息。悲观主义者则会说:隔离和坐牢类似。我是乐观主义者,我觉得规律生活是件挺好的事情。其实,酒店只规定了早、中、晚餐的送餐时间,其余时间任由自己安排,除了不能出房间之外,还是非常自由的。

既然要在宾馆里呆7天,那有必要制定一个计划。主要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运动,一是写作。

我认为保持运动是首要大事。如果在床上躺7天,估计出门之后走路都会喘气。所以,每天都必须有足够的运动量来保持肌肉的状态。幸亏现在的科技发达,华为运动健康小程序上就有足够的室内有氧运动课程供我挑选。我选择了早操、课间操、肩颈、上肢、腰腹、下肢等8项,总时长约1.5小时,能量消耗大约为500千卡。这个量我认为应该足够。可以先试验两天看看效果。运动的时间我粗略地分为3块:早起做早操,唤醒身体。午餐前做个课间操,活动筋骨。下午4点到5点左右集中运动1小时,保证下午的运动有足够的心率,出点汗。

写作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科研写作与指导》课程的配套教材。之前已经收集了不少资料,也零零散散写了部分文字。这次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写教材。不过7天内我估计完成不了全部教材的撰写。按照之前的进度,我觉得写完3-4章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因此,目标就制定为完成4个章节吧。

从今天的执行情况来看,我的运动计划制定得不错,运动完并不觉得疲惫,身体各部位有点运动过后的略微酸痛感。这说明运动是适量的。写作计划执行得一般,写了半天却并没有什么写下太多的篇幅,颇有种“提笔如举鼎”的感觉。不过这是正常现象,写作毕竟是创造性工作,灵感来的时候能多写一些,没有灵感的时候会写得少一些。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我随身带了两本书,一本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本是《面向建模的数学》,写作和运动的间隙就读读书。我觉得还是数学书更加好看,因为正确或者错误在数学上是明明白白的。尼采的哲学书只有其中的几章乃至某些片段能够吸引我,其余的大部分我都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

古人教育我们,要“慎独”。意思是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我觉得,制定一个良好的规划并执行,不但是“慎独”,而且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何乐不为。

隔离日记(1)

上午接到了白城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我是新冠阳性确诊者的次密接人员,因此需要到指定地点隔离。当时我正在送妻子和孩子去岳丈家的路上,接到电话后立刻把娘儿俩放到路边,让他们打车前去。而我立刻赶赴家中收拾个人物品,等待专用车辆接我去隔离点。

社区人员告诉我车子12点半会到达,真正等来车已是2点多。幸好社区的人员一直陪我在路边等待。我比较担心的是家人和孩子该怎么办。社区人员告诉我,我是次密接,而我的家人属于次次密接,并不需要任何特殊对待。

到酒店已是3点。由于我在路边等车的时候海风吹了一个多小时,身体有些疲倦。因此入住酒店后就先打了个盹儿。醒来之后和姜老师通了电话,才知道原来他在武汉出差时和一位新冠阳性确诊者住过同一个酒店,虽然他俩并未打过照面,但是由于时间和地点的重叠,因此他被认定为密接人员。而我和好几个同事由于周五和姜老师见过面,因此就被确认为次密接。姜老师在翔安隔离,听说那里的酒店条件很差。姜老师比较乐观,他的用词是“能住”。相比起来,我认为我住的酒店条件还不错,挺宽敞,空调挺给力,网络也挺好,甚至还有一个小冰箱。只是距离火车站比较近,偶尔会有火车声。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书桌。只能想办法开辟办公场地了。不过这种问题难不倒我,把房间里的家具(非破坏性)改造一下,就搞出了一个可以站着使用的书桌了——等退房的时候改回去就行了,谁让我是工科男呢!

其实,我平时出差的时候多数时间也就是呆在宾馆里,并不四处走动。被隔离无外乎也是同样的要求——呆在房间里,哪儿都不能去。不过,当被明确告知不能离开房间之后,心态上与自己主动不走出房间有微妙的变化:总觉得在房间里憋得慌。

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上海电视台组织了一个比赛,几位参赛者不准带任何食物和水,比赛谁能在宾馆里呆一周。当时网络刚刚兴起,该比赛是测试人们能否单纯依靠网络足不出户就能生活。我记得有一位参赛者呆了2天就放弃了比赛。因为他没法通过网络买到任何食物和水。一开始还依靠厕所中的自来水解渴,后来挺不下去就放弃了。不过现在好了,我通过手机软件能够很方便地买来牛奶、果汁、饼干和零食。快递员可以把东西送到警卫室,然后在特定地时间送到我们的房间。

晚上接到了好几个学院领导的电话,对我进行慰问,挺暖心。我倒并不害怕,只是第一次被隔离,被规定呆在房间里不能出门,感觉怪怪的。折腾了一天,有点累,晚上早早睡了。

间歇式清洁能源加动力电池储能是否可行?

2021年10月10日,央视财经频道(CCTV2)发布了一个消息,称德国将在明年关停境内最后3座核电站,全面弃核。计划2038年前关闭全部火电站,2050年前将放弃使用天然气。

德国在几年前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北海风电计划和撒哈拉太阳能计划,如果上述两个计划成功了,德国将不再依赖化石能源,转而全面使用清洁能源。其实,太阳能电池板仅仅在使用时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和污染,但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需要耗费能源,并产生污染。

本文不打算对这个问题进行展开。我们知道,太阳能和风能是具有间歇性的,也就是说,有风有太阳的时候风机和太阳能电站才能产生能源。而一旦日落风停,能源也就没了。因此,我们必须配上储能设施。有很多人总说:现在我们的电池技术发展很快,用电池储能就行了。本文就想简单计算一下,用电池储能够不够用。

我们以中国为例来进行分析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2016-2021年的动力电池产量见下图。

既然做简单分析,我们采用如下假设:
1. 电池寿命为20年,且容量不会衰减;
2. 电池的产量按照2016-2019年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线性增长;
上述两个假设对于电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强假设。事实上,电池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20年,且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衰减。而电池的产量也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很难始终保持初期的良好发展势头。不过,我们姑且这样假设,为电池的生产和使用创造最良好的条件。

接下来看电力市场对于电池的需求。我国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75110亿千瓦时,平均每天用电大约205亿千瓦时。如果把单位转换为GWh,那就是20500GWh。假设为了用电安全,电池需要储存1天的电能。我们姑且不考虑由于季节的变化导致的用电需求的变化。因此,电池需要能够储存20500GWh的电能。

以下做几个简单的案例分析。

案例1. 假设全国用电量不再增加,且所有的动力电池全部都用在储能上

到2050年,动力电池能够满足47%的储能需求。

到2080年,动力电池刚好能够满足100%的储能需求。

案例2. 在案例1的基础上,电力占比有所提高

目前,我国电力只占能源需求的25%。在未来,由于碳中和的要求,原来化石能源需求被电力替代。我们谨慎假设电力需求占能源需求的75%,且能源需求始终保持不变,为2020年的能源需求。此时,电池需要储存61500GWh的能量。

到2050年,动力电池只能满足约16%的储能需求。

即使是100年之后,到2120年,动力电池也只能满足57%的储能需求。

案例3. 在案例2的基础上,考虑极端气候的影响

上述的案例计算均假设电池能够储存1天的用电量。然而,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下人们可能更需要用电。比如长时间的阴雨,此时太阳能发电就失去了作用。假设为了抵御极端天气,动力电池需要满足一周的需求。

到2050年,动力电池只能满足约2%的储能需求。

到2120年,动力电池只能满足约8%的储能需求。

上述的简单分析就可以看出,动力电池用于储存间歇式能源的策略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在案例3中,2050年动力电池能够满足的需求约2%,聊胜于无。可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上述的案例分析中我们甚至都没有考虑用电的增长。要知道,2020年美国人均用电量是中国的近6倍!如果我们考虑到未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用电需求的增长,动力电池能够满足的储能需求将会变得更加微不足道。

综上,德国人也许有德国人自己的算盘。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完全依靠间歇式能源加动力电池储能的方法来满足能源需求,在没有出现技术革命的情况下,我认为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

资本主义的背景综述

——读《资本主义简史》

《资本主义简史》是德国学者于尔根·科卡撰写的一部专著。全书以不到10万字的篇幅,探讨了资本主义是什么,并梳理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脉络。本书是一个学者的专著,作者首先做了名词解释——“什么是‘资本主义’”,其次整理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的问题,最后展望未来。整本书的构成就好像一篇巨幅学术论文的背景综述一般。

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于尔根在第一章里指出了“资本主义”一开始是作为一个被批判的名词而出现的。而“资本主义”的明确定义则众说纷纭。因为它的内涵多样,界限模糊。而且,有趣的是,讨论“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多为记者、社会学者和文化学者,而不是经济学家。有人将资本主义定义为“资本或资本家的权力”,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由追求最高利润的‘企业’资本家领导的国内和国际生产体系”。《迈耶百科词典》在1896年将“资本主义”定义为“与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名称”。1922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制度”。有趣的是,撰写了《资本论》的卡尔·马克思很少使用“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尽管他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撰写了大量影响广泛的讨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

在我看来,上述对“资本主义”的解释都不完美。对“资本主义”最好的解释来自于我的叔叔(一位学者兼职业律师),他是这样解释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含义就是权力的来源是资本。与之相对应的,所谓封建主义就是指权力的来源是土地。社会主义则不被资本所掌控,因为社会主义的权力来源是社会大众。

既然是简史,本书追溯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在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无论是中国、阿拉伯还是欧洲都处于封建时期——因为当时土地仍旧是权力的主要来源。不过,这些萌芽在中国和阿拉伯并未蓬勃发展。即使在欧洲,也只是在封建势力薄弱的荷兰和英国开始了逐步壮大。

在作者看来,资本主义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包括商业资本主义、种植园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这几个名词就很好地解释了不同阶段地特征。商业资本主义即资本的积累的主要来源是远途贸易;种植园资本主义即资本的积累是主要来源是大型单一化的种植园;当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大型工厂生产了主要商品;而金融资本主义则是近代的特征,即资本脱实入虚,资本自身的扩张成为了唯一目标,而不再关心真正的财富实体。作者在书中对金融资本主义的现状怀有忧虑“任凭银行家、投资者、掮客、分析家和其他‘货币经理人’为所欲为,它就可能自我毁灭并危及周遭一切。”其实,这一点是大家都经历过了。毕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那些持有“市场有看不见的手会自我调节”的这种新自由主义论调的人而言,书中断言:“金融资本主义的代表亲自否定和破坏了新自由主义的核心信念——市场具有自治和自我调控能力”。

对于未来,作者给出了几点疑虑——就好像学术论文中的展望一般——“当今的资本主义影响力跨越国界、全球化程度日增,然而我们并没有相应的跨国的、全球化的政治力量来有效地控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问题尚待解决”。于尔根是一个学者,所以,他的疑虑主要是为了引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我同意于尔根提出的疑虑,而且我敢断言,政治力量无法通过全球化的整合来“有效地”控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金融资本的根本诉求就是自我扩张,其利益是一致的,而全球的政治力量是分散而充满矛盾的,是可以各个击破的。所以,资本主义就是它自己的掘墓人。它不但会自我毁灭,还有可能危及周遭的一切。

2021年秋为什么拉闸限电

最近国内有很多地方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吉林省甚至出现了未经通知的突然断电。由于我的专业是能源领域,因此就有不少朋友问我近期拉闸限电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和大家解释一下此次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

本次拉闸限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燃煤价格太高,这增加了火电厂的发电成本。而火电厂的上网电价是由指导价所限定的,因此,很多火电厂的发电售价低于发电成本。这让火电厂少发电少亏钱,多发电多亏钱。于是,很多火电厂就选择不发电。而我国的电力构成中超过一半发电量均来源于火电。因此,一旦火电的发电量减少,电力用户自然会受到波及。

幸亏我国大部分火电厂是国有企业,可以为了保证民生而暂时不顾成本。不过,有不少企业“恰巧”都需要检修,因此需要停止发电。这个理由听上去也无可厚非。但是“恰巧”停机检修的火电厂多了,社会的用电就不够了。一味地让企业亏钱并非长久之计。企业亏损发电可以运行一时,但不能永远这样运行下去。这是一个经济问题,最终还是得让“看不见的手”来解决。

那为什么燃煤价格太高呢?一方面有疫情对国内外产煤企业的影响。更主要的因素在于国内开采煤炭的供给端出现了弹性变化,燃煤供应量跟不上用户端需求,而用户端并不会因为供给端出现变化而实时变化,因此造成了供需不平衡。

以上就是此次拉闸限电的主要因素了。

天下之财去了哪里?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

《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是陈雨露和杨忠恕所著的《中国是部金融史》的下篇。作者通过孔方之间,窥探历史变迁的奥秘。此书所讲的朝代为宋代至明末。或许是更接近当代,史料更为丰富的缘故,宋、元、明三个朝代就写了满满一部书。

在书本的封面上写着:“北宋名臣司马光曾说: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悠悠千载,这个简单的道理,正是不可更迭的财富天道。”司马光所说的道理,通过阅读《中国是部金融史》,我们是能够理解的。然而,一旦当掌权者开始掠夺民间财富,则人民是没有任何还击的手段的。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巅峰,由于建国之初治国手段得当,因此人民生活富足,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即使是这样,人民的财富在封建帝王的命令之下,短短几十年间就能够被搜刮殆尽。两位作者通过这样的例子,得到的结论是:“在任何时代,货币、金融制度试错的成本都异常高昂。制度供给成功固然能刺激经济增长,一旦制度设计失败也会使经济社会地动山摇,甚至让一个强大的帝国灰飞烟灭。”作者得到的结论其实是说给“肉食者”听的。然而,对于升斗小民而言,这样的结论毫无意义。我从历史的例子中看到的是:在封建时代,升斗小民面对国家机器,根本无力反抗。皇帝一旦要废除交子,那民间只好认命。皇帝一旦要随便印刷纸币,那民间只能物价飞涨。虽然最后皇帝的想法并不能够扭转经济的规律,但是对于小民而言,他们只能默默承受时代的巨变。在史书中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中产之家皆破”、“举路号泣者”,是谁的兄弟,谁的朋友家破人亡了?是谁家女儿,谁家老人在路边哭泣?皇帝手里的一粒灰,落到小民头上,就是一座山。

历史的故事,就是人类的故事。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比如当前的美帝国,号称拥有最为完善的制度,号称世界的灯塔。可是看一看灯塔国的所作所为吧。别的不说,据美国布朗大学估计,美国在阿富汗20年据说总共花费了2.26万亿美元,最终阿富汗政权又回到了塔利班的手里。2万亿美元的财富,通过美国政客的操弄,从美国人民的手里转移到了美国“战争官”手里。所以有些人称美国的一部分政客为“战争贩子”,我觉得这个词语用得很恰当。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当然,对于《中国是部金融史2》这部书来说,最好是当成饭后茶余的休闲读物,了解一下历史的规律,对于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我想还是留给专家吧,不要想太多。

历史中贫富的逻辑

——《中国是部金融史》读后感

《中国是部金融史》是陈雨露和杨忠恕在2013年出版的一部历史类专注。陈雨露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曾担任过北外校长和人大校长。杨忠恕应该是陈雨露的学生,据说在天涯网站上大名鼎鼎的“K神”就是他。

全书从货币入手,从金融角度讲述了从西周直到唐末各古代王朝的兴衰更迭。这个角度我觉得很有意思。毕竟,普罗大众平时接触到的历史大多是帝王将相,历史书本记录的大多是军事和政治。不过,我们常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又决定了政治。从这个逻辑来看,从“钱”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兴衰并无不妥。

看完全书,我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钱”,在西周到唐末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在中华大地上并不是一个必需品。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以物易物可以基本满足需求,而在战乱年代,粮食才是硬通货。只有在承平年代,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钱”才是社会大众需要的物品。我是能够认同这种说法的。在我童年时代,我见证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在我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一年劳碌下来也挣不来多少钱——经常会出现透支的情况。所以,不要说古代了,在我爷爷奶奶的身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活也可以与钱无关。

当生产力发展,人民逐步富足之后,钱财就开始发挥作用。书中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时代。作者分析了统治者是采用何种经济手段打造出如此盛世的。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所学到的常常只是一句话:修养生息、减少税负。这句话是对的,因为乱世总是穷尽民力。不过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背后的道理,统治阶级的具体操作等,让读者能够了解更多的东西,读起来颇为有趣。

在美好时代之后,总会出现混乱的年代。这里既有政治因素,也有人性的因素。财富的积累有两种手段,一为生产,一为掠夺。生产财富较慢,掠夺财富很快。生产能够创造财富,而掠夺只能再分配财富。当统治阶级由于各种原因试图加快自身获得财富的速度时,他们总会选择后一种方式。于是,盛世就走到了尽头。掠夺的方式一般由温和转向暴力。汉武帝刘彻给出了顶层统治阶级掠夺财富的基本框架:官方垄断赚钱的行业,铸大钱,要求富人捐款,让人们检举揭发。从表面上看,这些手段为汉帝国打败匈奴奠定了基础,钱财无外乎是从人民手中流入了国家手里。实际上并不然,因为在国家(其实是皇帝)和人民中间,还有一个官僚阶层。因为皇帝是不能直接与每一个人打交道的,必须借助官僚的手。而官僚阶层可以借机盘剥小民。所以,汉帝国为打败匈奴付出了1份的代价,但每一个小民则为此付出了10倍乃至更多的代价。其中大量的利差都被官僚阶层盘剥了。不过,官僚阶层的日子也未必好过,他们也过得提心吊胆,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于是,一个最差的时代来临了。所有人都是输家。小民痛苦了一辈子,也许可以在某个权贵倒下的时候拍手欢庆一下。官僚阶层起高楼、宴宾客,转眼可能就楼塌了。也许皇帝得了利,毕竟他开疆拓土。不过,为了赶跑匈奴,开疆拓土,而埋下了汉王朝没落的种子,这种胜利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鲁迅说过,他读历史书,翻来翻去只看到两个字“吃人”。读《中国是部金融史》一书,我对鲁迅的总结深表赞同。所谓吃人就是把别人的血汗占位己有。汉武帝之后的各个朝代有样学样,抢劫小民的劳动成果。

全书共12章,其中唐代占了三章。我估计一方面和唐代史料较多,另一方面唐代是盛世,金融的故事才更多——孱弱的时代是孵化不了金融需求的。而我们的时代的很多故事在唐代也能找到影子。比如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发布了“限购令”,禁止土地交易。其背后的逻辑和我们当下的买房“限购令”有些许相似之处。再比如李林甫增发货币,其用意和央行定向“放水”用意相同。再比如向富人征收资产税,是不是和当下热议的“房产税”很像?

读史使人明智,读《中国是部金融史》,确实如此。

如果想改变世界,就学能源吧

——《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读后感

此书的语言简单, 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能源领域的学生都应该阅读此书的英文原版。

Julio Cortázar

2021年2月,比尔盖茨出版了一本新书:《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如何避免一场气候灾难》)。作为能源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对气候变化的议题保持关注。因此,在新书发布的第一时刻我就在亚马逊上订阅了该书的英文原版。我想看一看比尔盖茨对气候变化这个话题是持何种态度。

读此书英文原版感觉特别舒服。首先,他的用词非常的简单,我认为只要过了英语4级的同学就可以阅读此书。其次,他的叙述非常符合理工科思维,即陈述事实,分析原因,提出方案——这个套路和我们撰写研究计划很类似。第三,比尔盖茨很会用类比的方式把专业的问题解释得十分清楚,这使得这本书对于专业人事和普通大众能够做到“雅俗共赏”。

书中的主要观点和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一致的。即:承认全球气候变化;承认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警告大家全球升温1℃对地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解释人类排放温室气体这件事情上,比尔盖茨的分类很有趣。他没有用古板的学术语言,而是采用了:making things, plugging in, growing things, getting around和keeping warm and cool这种措辞,把人类的活动进行了分类,然后逐项给出数据,并告诉大家数据的意义和数据之间的对比,让人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在书中,比尔盖茨提出了避免气候变化的方案。总的来说我对他的方案是赞同的。比如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当然,他提出的方案中有的我并不懂,比如“地球工程学部分”他提出的“让照射到地球的阳光量减少1%”。这在我看来很不可思议,我也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毕竟这个问题的尺度是地球尺度,超出了我的若你是范围。

我的太太对此书很不以为然,她的观点是:“这些大资本家天天鼓吹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变化,但是他们自己就是能源消耗大户。比如美国的前副总统戈尔,鼓吹所有人行动起来减少碳排放,自己却住着大房子,坐私人飞机。他一个人的排放就比得上非洲几百个人的排放了。”有趣的是,比尔盖茨在书中对类似的观点进行了解释——估计有很多人拥有类似我太太的观点。比尔盖茨的解释简而言之是这样的:虽然我是能源消耗大户,但是我的碳排放很低;一方面我用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我花钱处理了碳排放。

总的来说,我强烈推荐能源领域的学生阅读此书。因为这本书很简单,但是把道理讲得很清楚。同时又能作为自己的英语练习读物。阅读一本书能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