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日记(14)

隔离最后一天,终于可以解放了!洪博士打趣说我做了半个月子。我这半个月子的成果如下。

首先,每天保持锻炼。一开始每天锻炼华为软件提供的一级健身课程,最后几天升级到了四级课程。不得说四级比一级在运动强度上提高了不少,每次做完四级锻炼脚下的地板上就是一层汗水。一个只有20多分钟的四级健身课程让我出的汗远远多于1小时的一级健身课程。科学健身才有效果啊!

其次,每天看书。隔离期间把《面向建模的数学》这本书看完了。这略微超出了我的预期计划。不过,这让我想起本科期间姚强教授对我们说过的话。当时上姚老师的燃烧课,大家觉得难度很高,而且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底子不好。姚老师是这么说的:“如果因为底子不好,那就找到相应的教材自学一下。别管是《微积分》还是《工程热力学》,你们只要肯花时间,一周时间也就啃下来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一周时间怎么可能把原计划一学期的课程给啃下来?姚老师给出了他的估算方法:“一门3学分的课程一学期的课时是54课时。你一天学习8小时,一周7天,总计56小时。绰绰有余!”

第三,每天码字。原计划是7天写4个章节。后来变成了14天,最后完成了7章,基本完成了既定的计划。

总的来说,原计划完成得不错。这说明计划制定得挺合理,而我执行得也比较到位。这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不过,隔离14天的确让人感觉很孤单,闷得很。一会儿收拾屋子,把我的简易书桌回复原样,准备回家。

隔离日记(13)

今天做了2次核酸,无比酸爽。这可能是结束隔离之前的暗示吧。

昨天看完了《面向建模的数学》这本书。全书共24讲,340页。原来的计划是一周看4-5讲,结果2周就看完了。主要原因是闲暇时间比较多,次要原因是本书写得挺清楚的,还有就是全书难易结合,该省略的地方就省略,省去了很多推导之苦。全书的问题在于有不少错别字,不过对于数学书来说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数学是科学,如果写错了很容易就能被发现。

全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典型模型以及机器学习。微积分洋洋洒洒讲了6讲,线性代数讲了3讲。其实高数功底比较好的人可以略去不看。当然,如果作为复习快速浏览一下也无不可。典型模型有:人口模型、药剂量模型、军备竞赛模型、传染病模型、精神疾病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等。机器学习则讲了K-Means聚类分析、有监督学习、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等。我觉得对于学习工科的同学来说,了解他们平时所用工具背后的数学原理有很大的益处。而《面向建模的数学》这本书中提供了许多常用模型和这些模型背后的数学原理,适合工科学生阅读。

全书的结尾很简单,就这么一段话:“作为本讲及本书的结尾,衷心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在利用技术创造价值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壁面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经历长时间的动荡。毕竟科学还是技术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人类谋福祉,而不是带来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和焦虑。”这段话我很赞同。

隔离日记(12)

王大中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消息在朋友圈中刷屏了!天骥专门发信息给我,第一时间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其实前两天我就已经在水木上看到小道消息了,所以对此正式新闻并不意外。

从师承上说,王大中院士是周老师的老师,而我和天骥属于王大中院士的徒孙。所以看到师祖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天骥对此事感到很高兴。我当然也很高兴,因为即使抛开师承关系不说,王大中院士一直以来就是我所崇敬的人。以下是我亲闻亲见的几件与王大中院士有关的几件小事。

2003年,我收到了本科录取通知书,上面落款的那个人名叫王大中。那时他是清华大学的校长。我入学后不多久校长换届,顾秉林院士成了校长。在同学们当中,王校长深受爱戴,因为大家在校园内总能见到他。

当年西区浴室条件不太好,热水时冷时热不稳定,同学们有不少投诉。王校长就亲自去西区浴室洗了个澡。有师兄当时在洗澡,发现身边的老人有点眼熟,仔细一看发现原来是王校长!没想到在澡堂中和校长赤诚相见。

有一次我离开一教经过了二校门,看到我们系的岳光溪老师站在二八大杠旁与一个人聊天甚欢。那个人我有点眼熟,仔细一看原来是王校长。两个院士停着自行车靠着二校门在聊学术呢。

大一校庆的早上,我在紫荆操场上看到了王校长。我身边正好带着一个数码相机,于是我赶紧上前要求和王校长合影。王校长笑着答应了。当然,很多同学也认出了王校长。一听说要合影这件事,大家都围了过来。结果,全紫操的人簇拥着王校长来了一张大合影。当然,那时天光甚早,人并不是很多。如果再晚些,估计就没法照了。

我尊敬王校长一方面是因为他愿意接近学生,是一个受人爱戴的好老师,好校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学者,是一个能干事,且能干成事的人。

他主持了低温供热堆的研发工作,真就把低温供热堆给做出来了。他又主持了高温气冷堆实验堆的研发工作,于是就有了200号的那个高温气冷堆。后来,王校长的学生张作义开始做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并于今年顺利临界。无论是低温供热堆还是高温气冷堆,这样的重大工程能够做出一件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而王大中老师则做成了2件,而且带出了好几批具有战斗力的科研队伍,真是太了不起了。

后来我在核研院攻读博士学位,在系楼也经常能够看到王大中老师。那时他早已卸任校长,他就经常来办公室工作。有一次阿福师兄参加高温气冷堆会议,回来告诉我们说会上有个老太太什么都懂,一旦提问则正中要点,好厉害。大家都纳闷这个老太太是谁。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就是高老师,王大中老师的夫人。他们伉俪都是核能领域的大专家!

对于王大中老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认为实至名归!

隔离日记(11)

晚上8点整开了一个视频会议,一直到快10点结束。内容是关于申报一流专业。放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申报国家一流专业;一是申报省一流专业。问题在于我们只能二选一。如果不能上国家一流专业,那就连省一流也没有。决策该如何做呢?我赞同某几位老师的看法:作为厦门大学当然应该冲击国家一流。人要的就是这股子劲儿。

会议结束后我打电话问老向,他们的专业去年申报国家一流专业成功。老向对此事很清楚,他把他了解的情况告诉了我。他对此事的情绪不高,觉得没啥意思。

开完会后处理些杂事,磨磨蹭蹭就到12点了。晚睡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起得晚。平时10:30-11:00睡,6点左右起床,能睡7个多小时。晚上12点睡,早起看时间已是快8点。虽然绝对睡眠时长相同,但是仍旧觉得没睡醒。这次睡眠实验是在其它变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做出的,唯一变化的就是睡眠的起止时间。所以,既然要睡同样的时长,那还是早点睡,精神头更足。

隔离日记(10)

在适应了原先制定的运动计划后,我给自己增加了少量的运动:增加俯卧撑1组20个,增加极限速率跳绳1组1分钟。身体对这些增加的量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也许增加的量太少了。

薛原回清华征战马杯——马杯足球赛允许校友和老师参加,而同学们也都欢迎高水平校友参赛。比赛前他拉了老向、李伟和我组了一个群聊。我们揶揄薛原:现在的马杯水平下降太多了,连薛原都能当高水平外援了!而一旦当大家起开了话匣子,曾经一同踢球的画面浮现在了眼前。大二那年决赛对阵研究生9字班联队,李伟攻入制胜球,进球后他举手绕场怒吼。对方前锋陈燕翔师兄正面面对我的防守楞是找到了起脚空间一脚爆射进球,气的门将今朝大骂。这些场景宛如昨日,历历在目。我们从“九强赛”聊到“南北对抗赛”,从隔壁班的邹歆、阿杜聊到本班“鸭哥”的“鸭尾服”。四个中年男人断断续续聊了一个下午。我们不但对足球的热爱不减,而且每个人也都保持着足球运动。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除了我们个人的喜好之外,我觉得清华的体育教育确实给人打下了深刻的印记。

清华和厦大的体育口号是类似的:每天运动1小时,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句口号在隔离时我是能够完全贯彻的。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没人打扰;2. 每天省去了上下班的时间。从本部到翔安上班,来回最快得1小时10分钟,赶上堵车的话来回2个小时。隔离期间则无需花费上下班时间。所以,按照我的计划,我的工作时长与平时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每天能够多出这1-2个小时,很好地保证了我的运动。

隔离日记(9)

昨晚没有任何打扰,一觉睡到天亮。起床后心情愉悦。做完早锻炼,就又开始写隔离日记。这一天天的数日子,估计鲁滨逊在石头上刻日期就是差不多的心境。

冰箱里比上周多了几罐牛奶、一桶橙汁,另外还有一大袋零食。如果我本周的运动和上周完全一样的话,那这些食物会给我额外的热量,最终都会变成我身上的肉——如果代谢和上周一样的话。我接下来几天应该再加大运动量。应该加大多少我也不太清楚,多跳5分钟绳子试一试吧。另外,做了一周的有氧运动后,我感觉原先的运动计划已经不能让我有肌肉酸胀之感了,或许我应该再提高一下有氧运动的难度。

家里人曾问我要不要再给我带几本书。我说不用了。因为我带的两本书,一本是哲学书,一本是数学书,难啃得很。而且,这两种书不像故事书。故事书读完之后,很难让人愿意去读第二遍。而哲学书和数学书可以反复地看。这两本书都有让我不满意的地方。《面向建模的数学》写得是挺清楚的,但问题在于错别字和印刷错误太多。如果没有数学功底的人去读,很多地方容易引起误会。《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语言生涩,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尼采的语言就是这种风格。可惜我不懂德语,并没有为了读一本书去自学德语的狂热。这让我想起我的朋友楼巍教授,他是一位哲学家,自学德语翻译了《维特根斯坦》一书,并送了我一本。我阅读了该书,本想写个读后感与楼巍分享,但是发现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此事也就作罢。我的师兄苗雨润是个公务员,上次和他聊天时他说公务员的时间总是“碎时万段”,他为了保证高效地阅读,从来只看哲学书。因为哲学书是高度凝练的,而其它的书他舍不得花时间去看。所以,哲学书就像是蜂蜜,是经过提纯后得到的产品。楼巍和我师兄喜欢这种口味。而我的口味太清淡了,不习惯吃。

隔离日记(8)

昨天家里人为我送来了给养和生活用品。其中有一大包薯片,妻子在准备的时候被儿子发现了,儿子吵着要打开吃。妻子告诉儿子:“这是带给爸爸的。你给爸爸留下薯片好不好?”儿子想了想,说:“那好吧,我给爸爸留一包薯片吧。”一个4岁小孩能把到嘴的薯片省下来真是不容易!

晚上迷迷糊糊被隔壁的人声吵醒,响了好一阵子。我抬手看表,是凌晨4点多。早上起来后问前台,说是有人入住。酒店24小时都有可能有人入住。防疫工作者可真是不容易。

酒店的网络不经夸,昨天才夸网络好,今天就断网了。好在我们的电子设备都能连接4G网络,影响并不大。晚上的时候无线网络修好了,正好赶上英超联赛开始。周末了,该给自己放个假。在沙发上来个葛优躺,就着薯片和果汁看英超,太舒服了。

比赛是利物浦对阵布莱顿。上半场没多久,利物浦就连入2球。解说比赛的张路指导说:“估计今天利物浦是一场大胜。”不过另一位解说詹俊并没有接茬。转播给出了时时胜率分析,利物浦获胜的概率为80%多,打平的概率是4%,布莱顿获胜的概率是10%多一点。

英超强队利物浦面对弱旅布莱顿,看情况利物浦应该是赢定了。不过我觉得张指导过于乐观,虽然利物浦比分占优,但是有两个隐患:1. 凯塔在上半场受了伤,替补上场的张伯伦是个攻击手,这让利物浦的中场防守存在明显的缺陷;2. 布莱顿虽然落后,但是球队战术思想一致,且执行得相当到位,就是通过长传找利物浦的边路空挡——特别是右侧。然后从边路往中间走,利用利物浦后腰防守不利留下的中后卫身前的大片空挡寻找机会。所以,我认为布莱顿是有机会的。

布莱顿打进的第一个球是个世界波,典型的弱队进强队的运气球,而不是布莱顿坚决执行战术的进球。看来今天运气也并没有站在利物浦一边。到了下半场,也许是运气球带来的士气加成,布莱顿打得比上半场更好,左右两个边都打开了。而此消彼长,利物浦的进攻机会寥寥。最终布莱顿又扳回一球,把总比分定格在了2:2。若不是利物浦门将阿利松高接低挡,以及布莱顿的最后一个进球越位了,布莱顿今天就能从利物浦的主场带走3分。

最终的结果落在了4%的预测概率中——概率是个好东西,怎么说怎么有理,只要别说概率为0,把话说死就行。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目前晋级世界杯决赛圈的概率就是0.1%,还是有希望的。即使对中国男足,咱也别把话说死。万一有意外呢——更何况目前的概率是千一,比万一还高10个百分点呢!

隔离日记(7)

今天本应该是隔离结束回家的日子。然而,驻扎在酒店的防疫管理人员告诉我:需要再隔离7天,11月6日才能结束隔离。听闻此次消息,心里立马凉了半截。同被隔离的张主任联系了思明区的防疫管理办公室,得到的是同样的回复。大家听到张主任的回复,难免都有些伤心。

不过,既然不能回家,那就高高兴兴继续过日子。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连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我们大人当然得亲身实践。

来隔离之前,我得到的通知是隔离7天,所以随身携带的衣物都是按照7天的量准备的。现在我的箱子里已经没有了换洗衣物——因为天天运动出汗,衣服都湿了。而房间里没有晾衣服的地方。接下来的穿衣服是个问题。不过转念一想,魏晋时期刘伶“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而且我还不用担心“诸君入我裤中”,于是,我把仅剩的一身衣物留下,以备测量核酸以及结束隔离之用。平时我就向刘伶学习了。

每天早上我都会做早操。这听起来很小学生。不过,如果我换一个名词,把“早操”改为“健身”,这件事情一下子就显得高大上起来。在华为运动软件里,我每天所做的早操就归类在“健身”大栏目下,名为“晨间操.身体唤醒”。做的事情和小学生中学生做的早操基本相同,甚至更简单一些。但是由于名字的改变,虽然我在做同样的事情,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白领人士坚持锻炼——如果是外企工作的人,会用body shape这个看上去更洋气的词儿——而不是小学生幼稚的早操。同样的道理,如果把“眼保健操”的名字改为“视力健身”,或者visual training,把四节传统眼保健操的动作再略加改动,估计也能在白领之中大受欢迎。就像跑步一样,叫“长跑”,似乎就显得厉害了些,如果叫“马拉松”,那就成了现代年轻人的信仰了。

所以我光膀子这件事,如果称之为“光膀子”,那就给人贫苦的山区没衣服穿的可怜样的联想。如果称之为“向刘伶学习”,那迎面扑来的就是魏晋之风了。

隔离日记(6)

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的健康码从绿色金边变成了红色。点开红码旁的“查看原因”,发现了如下说明:“经大数据分析研判,您为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最后一次接触日期为2021-10-22。转码条件:最后一次接触后满7天且当日及之后一次核酸检测阴性转绿码。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虚惊一场。而且,自从我隔离之后就没有任何人给个准话说要隔离多久。从转码条件来看,再隔离1天应该就可以释放了。

由于知道自己即将结束隔离,因此心情也开始愉悦起来。每天所做的事情除了偶尔有一些工作上的杂事需要处理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按计划行事,在此不表。今天我打算夸一夸厦门隔离酒店的安排。每天的伙食相当的不错。早餐一般是一个小馒头,一个小包子,几样小菜,一碗粥,一个卤蛋和一份炒青菜。几样小菜经常变换样式,5天的粥也变了5样(虽然是第六篇隔离日记,但我是第一天下午入住的,因此只见过5份粥),有皮蛋瘦肉粥、面线糊、绿豆粥、小米粥、白粥等。午餐和晚餐很好,一份大荤,两样小荤,一份蔬菜,一碗汤,一份米饭。米饭的量并不大,但是完全足够——应该是考虑到我们减肥的需求,降低我们的碳水摄入。此外,还会给一份水果或者饮料。给过的水果有苹果、梨子和桔子,很甜很爽口。饮料有酸奶、菊花茶等。一开始送餐的时候是敲门,后来该按门铃。敲门声不好控制,声太大给人压迫感,声太小又听不见。特别是我们几个隔离的人天天做运动,运动时就容易听不到敲门声。按门铃就好多了。听到门铃声后,我就会到门口取餐,这个举动和圈养的猪听到开饭声就往食槽跑是一样的。不过,乡下喂猪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我印象中奶奶总在我们吃晚饭的时候给猪也准备晚饭。隔离送餐也有规定的时间,只是方差有些大。拿午餐举例,最早的11:25就送餐了,最晚的一次12:30饭还没来。我记得那天中午我饿得很,像等食的小猪一样等待着开饭的门铃声。

除了敲门改门铃之外,酒店还把连接无线网络的方法做了修改。原先我们需要通过手机号和动态密码登录,8小时候自动下线,还得再登录一次。今天使用时发现可以直接上网了,无需动态密码登录。一个小小的改进,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说到小猪我就想起乡下的房子。位于上海和浙江交界,离最近的高铁站大约20分钟车程。门前是大场,屋后是小河,东边是邻居,西边是竹园。门前大场旁边栽了几株大树,曾有人要来买,被我爸坚决回绝了——哪有卖树的道理。小河边的后院小时候栽了很多果树,我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妈妈采过石榴和梨子。不过后院采光不好,后来就不种树了。家里以前是养猪的,猪圈就在我家房子的西侧,一到母猪下崽的日子,爷爷经常会住在猪圈里,爸爸有时也会去帮忙。小猪很快就会走路,它们个子小,能很方便地从围栏里钻出来。我们几个小孩儿就撵着小猪跑,逮着小猪了就抱一抱摸一摸。这些快乐是我太太这样的城里小孩难以经历的——我太太第一次和我回农村老家,路上看到了车上运的一栏车竟然兴奋地喊我一起看。简直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哦不对,应该是王熙凤进了刘姥姥家一样。现在农村已经不让个人养猪了,说是为了农村的卫生和清洁。这是政策,我不做评论。不过,站在循环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家里养猪其实很经济。一家人吃饭剩下的残余很大一部分都扔给了猪。猪圈旁边都修着化粪池,猪屎猪尿是很好的肥料。现在我们各种厨余垃圾得分类处理。当时就直接让家里的牲畜循环处理了。而且这是自古以来的办法。“家”这个字不就是房顶下有个“猪”么。现在家里已经没有猪了,不过鸡鸭鹅还在,有时还会养几只兔子。我爸的手很巧,还在猪圈旁边盖了鸡圈和鸭圈。两年前回老家,我还在前院栽种了一棵桃树。妈妈把前院捯饬了一下,栽了很多蔬菜。到了春天,点点粉红色的桃花镶嵌在绿油油的菜园中,甚是好看。几年前小时候的伙伴宏慧把老家的房子改造成了现代别墅,白墙黑瓦,非常气派和好看,而且费用也并不高——我现在住的酒店一墙之隔就是小区,这个小区一间厨房的售价差不多就能完成乡间别墅的改造。说到小区,厦门的房价实在是高昂,而且,和我乡下的房子比起来,这小区的房子哪叫房子?我有好几个学生非常的优秀,可就是因为高昂的房价离开了厦门。太可悲了。

话说远了。看来我真的是憋得慌,竟然想起了老家的房子和乡下广阔的天和地。

隔离日记(5)

早起、做早操、写日志、看书、整理教材、处理各类杂事。和前几天一模一样,就连时间安排也没什么差别。情商高的说法是:我执行计划非常到位。情商低的说法是:日子太枯燥了。用我爸爸的说法是:乡下的鸡散养惯了,把它关到圈里它就不自在。

隔离最大的影响其实是与人的接触。而我们的朋友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从大一到大二,我和今朝两个人每天自习到4:30,然后一起去西操做卧推。一年之后,我的外表就从文弱型变成了野蛮型。进入大三之后各类事务繁忙,比如我要参加球队训练,他有学生会的事情。我俩共同锻炼的次数越来越少,慢慢地去西操卧推的习惯就丢下了。有人说:“一个人走得快,结伴同行走得远。”我赞同这句话。我在房间里做力量与拉伸,最大的信念其实是保持自身的体态。如果有同伴一起做,不但能够增加相互扶持和鼓励的因素,还会增加一点相互之间的比拼。同样的事情就有趣得多。

这两天的闲暇时间基本都用来学围棋了。不得不说,邱百瑞的围棋课讲得真好。小时候我也看过邱老师讲围棋,但那个时候估计智商未上线,他的很多话理解不了。现在再听邱老师的课,对他的很多说法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消磨时间的角度来看,自己下围棋或者看人下围棋,时间都过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