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背景综述

——读《资本主义简史》

《资本主义简史》是德国学者于尔根·科卡撰写的一部专著。全书以不到10万字的篇幅,探讨了资本主义是什么,并梳理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脉络。本书是一个学者的专著,作者首先做了名词解释——“什么是‘资本主义’”,其次整理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的问题,最后展望未来。整本书的构成就好像一篇巨幅学术论文的背景综述一般。

关于什么是“资本主义”,于尔根在第一章里指出了“资本主义”一开始是作为一个被批判的名词而出现的。而“资本主义”的明确定义则众说纷纭。因为它的内涵多样,界限模糊。而且,有趣的是,讨论“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多为记者、社会学者和文化学者,而不是经济学家。有人将资本主义定义为“资本或资本家的权力”,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由追求最高利润的‘企业’资本家领导的国内和国际生产体系”。《迈耶百科词典》在1896年将“资本主义”定义为“与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名称”。1922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制度”。有趣的是,撰写了《资本论》的卡尔·马克思很少使用“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尽管他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撰写了大量影响广泛的讨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

在我看来,上述对“资本主义”的解释都不完美。对“资本主义”最好的解释来自于我的叔叔(一位学者兼职业律师),他是这样解释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含义就是权力的来源是资本。与之相对应的,所谓封建主义就是指权力的来源是土地。社会主义则不被资本所掌控,因为社会主义的权力来源是社会大众。

既然是简史,本书追溯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在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无论是中国、阿拉伯还是欧洲都处于封建时期——因为当时土地仍旧是权力的主要来源。不过,这些萌芽在中国和阿拉伯并未蓬勃发展。即使在欧洲,也只是在封建势力薄弱的荷兰和英国开始了逐步壮大。

在作者看来,资本主义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包括商业资本主义、种植园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这几个名词就很好地解释了不同阶段地特征。商业资本主义即资本的积累的主要来源是远途贸易;种植园资本主义即资本的积累是主要来源是大型单一化的种植园;当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大型工厂生产了主要商品;而金融资本主义则是近代的特征,即资本脱实入虚,资本自身的扩张成为了唯一目标,而不再关心真正的财富实体。作者在书中对金融资本主义的现状怀有忧虑“任凭银行家、投资者、掮客、分析家和其他‘货币经理人’为所欲为,它就可能自我毁灭并危及周遭一切。”其实,这一点是大家都经历过了。毕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那些持有“市场有看不见的手会自我调节”的这种新自由主义论调的人而言,书中断言:“金融资本主义的代表亲自否定和破坏了新自由主义的核心信念——市场具有自治和自我调控能力”。

对于未来,作者给出了几点疑虑——就好像学术论文中的展望一般——“当今的资本主义影响力跨越国界、全球化程度日增,然而我们并没有相应的跨国的、全球化的政治力量来有效地控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问题尚待解决”。于尔根是一个学者,所以,他的疑虑主要是为了引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我同意于尔根提出的疑虑,而且我敢断言,政治力量无法通过全球化的整合来“有效地”控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金融资本的根本诉求就是自我扩张,其利益是一致的,而全球的政治力量是分散而充满矛盾的,是可以各个击破的。所以,资本主义就是它自己的掘墓人。它不但会自我毁灭,还有可能危及周遭的一切。

天下之财去了哪里?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

《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是陈雨露和杨忠恕所著的《中国是部金融史》的下篇。作者通过孔方之间,窥探历史变迁的奥秘。此书所讲的朝代为宋代至明末。或许是更接近当代,史料更为丰富的缘故,宋、元、明三个朝代就写了满满一部书。

在书本的封面上写着:“北宋名臣司马光曾说: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悠悠千载,这个简单的道理,正是不可更迭的财富天道。”司马光所说的道理,通过阅读《中国是部金融史》,我们是能够理解的。然而,一旦当掌权者开始掠夺民间财富,则人民是没有任何还击的手段的。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巅峰,由于建国之初治国手段得当,因此人民生活富足,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即使是这样,人民的财富在封建帝王的命令之下,短短几十年间就能够被搜刮殆尽。两位作者通过这样的例子,得到的结论是:“在任何时代,货币、金融制度试错的成本都异常高昂。制度供给成功固然能刺激经济增长,一旦制度设计失败也会使经济社会地动山摇,甚至让一个强大的帝国灰飞烟灭。”作者得到的结论其实是说给“肉食者”听的。然而,对于升斗小民而言,这样的结论毫无意义。我从历史的例子中看到的是:在封建时代,升斗小民面对国家机器,根本无力反抗。皇帝一旦要废除交子,那民间只好认命。皇帝一旦要随便印刷纸币,那民间只能物价飞涨。虽然最后皇帝的想法并不能够扭转经济的规律,但是对于小民而言,他们只能默默承受时代的巨变。在史书中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中产之家皆破”、“举路号泣者”,是谁的兄弟,谁的朋友家破人亡了?是谁家女儿,谁家老人在路边哭泣?皇帝手里的一粒灰,落到小民头上,就是一座山。

历史的故事,就是人类的故事。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比如当前的美帝国,号称拥有最为完善的制度,号称世界的灯塔。可是看一看灯塔国的所作所为吧。别的不说,据美国布朗大学估计,美国在阿富汗20年据说总共花费了2.26万亿美元,最终阿富汗政权又回到了塔利班的手里。2万亿美元的财富,通过美国政客的操弄,从美国人民的手里转移到了美国“战争官”手里。所以有些人称美国的一部分政客为“战争贩子”,我觉得这个词语用得很恰当。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当然,对于《中国是部金融史2》这部书来说,最好是当成饭后茶余的休闲读物,了解一下历史的规律,对于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我想还是留给专家吧,不要想太多。

历史中贫富的逻辑

——《中国是部金融史》读后感

《中国是部金融史》是陈雨露和杨忠恕在2013年出版的一部历史类专注。陈雨露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曾担任过北外校长和人大校长。杨忠恕应该是陈雨露的学生,据说在天涯网站上大名鼎鼎的“K神”就是他。

全书从货币入手,从金融角度讲述了从西周直到唐末各古代王朝的兴衰更迭。这个角度我觉得很有意思。毕竟,普罗大众平时接触到的历史大多是帝王将相,历史书本记录的大多是军事和政治。不过,我们常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又决定了政治。从这个逻辑来看,从“钱”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兴衰并无不妥。

看完全书,我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钱”,在西周到唐末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在中华大地上并不是一个必需品。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以物易物可以基本满足需求,而在战乱年代,粮食才是硬通货。只有在承平年代,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钱”才是社会大众需要的物品。我是能够认同这种说法的。在我童年时代,我见证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在我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一年劳碌下来也挣不来多少钱——经常会出现透支的情况。所以,不要说古代了,在我爷爷奶奶的身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活也可以与钱无关。

当生产力发展,人民逐步富足之后,钱财就开始发挥作用。书中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时代。作者分析了统治者是采用何种经济手段打造出如此盛世的。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所学到的常常只是一句话:修养生息、减少税负。这句话是对的,因为乱世总是穷尽民力。不过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背后的道理,统治阶级的具体操作等,让读者能够了解更多的东西,读起来颇为有趣。

在美好时代之后,总会出现混乱的年代。这里既有政治因素,也有人性的因素。财富的积累有两种手段,一为生产,一为掠夺。生产财富较慢,掠夺财富很快。生产能够创造财富,而掠夺只能再分配财富。当统治阶级由于各种原因试图加快自身获得财富的速度时,他们总会选择后一种方式。于是,盛世就走到了尽头。掠夺的方式一般由温和转向暴力。汉武帝刘彻给出了顶层统治阶级掠夺财富的基本框架:官方垄断赚钱的行业,铸大钱,要求富人捐款,让人们检举揭发。从表面上看,这些手段为汉帝国打败匈奴奠定了基础,钱财无外乎是从人民手中流入了国家手里。实际上并不然,因为在国家(其实是皇帝)和人民中间,还有一个官僚阶层。因为皇帝是不能直接与每一个人打交道的,必须借助官僚的手。而官僚阶层可以借机盘剥小民。所以,汉帝国为打败匈奴付出了1份的代价,但每一个小民则为此付出了10倍乃至更多的代价。其中大量的利差都被官僚阶层盘剥了。不过,官僚阶层的日子也未必好过,他们也过得提心吊胆,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于是,一个最差的时代来临了。所有人都是输家。小民痛苦了一辈子,也许可以在某个权贵倒下的时候拍手欢庆一下。官僚阶层起高楼、宴宾客,转眼可能就楼塌了。也许皇帝得了利,毕竟他开疆拓土。不过,为了赶跑匈奴,开疆拓土,而埋下了汉王朝没落的种子,这种胜利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鲁迅说过,他读历史书,翻来翻去只看到两个字“吃人”。读《中国是部金融史》一书,我对鲁迅的总结深表赞同。所谓吃人就是把别人的血汗占位己有。汉武帝之后的各个朝代有样学样,抢劫小民的劳动成果。

全书共12章,其中唐代占了三章。我估计一方面和唐代史料较多,另一方面唐代是盛世,金融的故事才更多——孱弱的时代是孵化不了金融需求的。而我们的时代的很多故事在唐代也能找到影子。比如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发布了“限购令”,禁止土地交易。其背后的逻辑和我们当下的买房“限购令”有些许相似之处。再比如李林甫增发货币,其用意和央行定向“放水”用意相同。再比如向富人征收资产税,是不是和当下热议的“房产税”很像?

读史使人明智,读《中国是部金融史》,确实如此。

如果想改变世界,就学能源吧

——《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读后感

此书的语言简单, 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能源领域的学生都应该阅读此书的英文原版。

Julio Cortázar

2021年2月,比尔盖茨出版了一本新书:《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如何避免一场气候灾难》)。作为能源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对气候变化的议题保持关注。因此,在新书发布的第一时刻我就在亚马逊上订阅了该书的英文原版。我想看一看比尔盖茨对气候变化这个话题是持何种态度。

读此书英文原版感觉特别舒服。首先,他的用词非常的简单,我认为只要过了英语4级的同学就可以阅读此书。其次,他的叙述非常符合理工科思维,即陈述事实,分析原因,提出方案——这个套路和我们撰写研究计划很类似。第三,比尔盖茨很会用类比的方式把专业的问题解释得十分清楚,这使得这本书对于专业人事和普通大众能够做到“雅俗共赏”。

书中的主要观点和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一致的。即:承认全球气候变化;承认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警告大家全球升温1℃对地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解释人类排放温室气体这件事情上,比尔盖茨的分类很有趣。他没有用古板的学术语言,而是采用了:making things, plugging in, growing things, getting around和keeping warm and cool这种措辞,把人类的活动进行了分类,然后逐项给出数据,并告诉大家数据的意义和数据之间的对比,让人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在书中,比尔盖茨提出了避免气候变化的方案。总的来说我对他的方案是赞同的。比如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当然,他提出的方案中有的我并不懂,比如“地球工程学部分”他提出的“让照射到地球的阳光量减少1%”。这在我看来很不可思议,我也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毕竟这个问题的尺度是地球尺度,超出了我的若你是范围。

我的太太对此书很不以为然,她的观点是:“这些大资本家天天鼓吹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变化,但是他们自己就是能源消耗大户。比如美国的前副总统戈尔,鼓吹所有人行动起来减少碳排放,自己却住着大房子,坐私人飞机。他一个人的排放就比得上非洲几百个人的排放了。”有趣的是,比尔盖茨在书中对类似的观点进行了解释——估计有很多人拥有类似我太太的观点。比尔盖茨的解释简而言之是这样的:虽然我是能源消耗大户,但是我的碳排放很低;一方面我用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我花钱处理了碳排放。

总的来说,我强烈推荐能源领域的学生阅读此书。因为这本书很简单,但是把道理讲得很清楚。同时又能作为自己的英语练习读物。阅读一本书能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未来之路》读后感

1997年,我在某个杂志还是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讨论新时代我们需要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还是比尔盖茨式的英雄。我当时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我知道保尔柯察金是个虚构的人物,我想当然地以为比尔盖茨也是某个小说中虚构的。后来才知道他发明了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那个我玩扫雷游戏时使用的系统。

那时候我们使用的Windows系统得在开机之后在黑色屏幕上的命令提示符下输入“windows”,并按回车才能进入系统。可惜年少的我当时只顾贪玩,没有能够早早地为自己打开那扇“窗”。一直到2021年,我在图书馆里四处浏览的时候才发现,比尔盖茨在199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未来之路》的书。这本书对信息时代做了全面的构思和创想。

假如我在1997年时读这本书,我相信那时的我没准会认为这是一本虚构的小说——就像我最初认为此书的作者是个虚构人物一样。但是现在的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心底产生的是由衷的敬佩。我简直可以说比尔盖茨是一个预言家,他在20多年前的预言现在几乎完全实现了!

在《未来之路》里,比尔盖茨预言了未来的信息社会。当下的几乎所有互联网应用,在这本书里都能够找到比尔盖茨为它们制定的原型。我们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

  1. 如果您的孩子需要零花钱,您可以从电脑钱包中给他转账5美元。此外,当您驾车驶过机场大门时,电脑钱包将会与机场购票系统连接,检验您是否购买了机票。
  2. 可以亲自进入地图之中,方便地找到每一条街道或每一座建筑。
  3. 如果您计划购买一台冰箱,您将不用再听哪些喋喋不休地推销员唠叨,因为电子公告板上有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信息。
  4. 未来您可以选择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不是被动地等着电视台播放。

上述几个例子,是不是让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支付宝/微信、高德/百度地图、京东/淘宝、优酷/B站等。当然还有其它很多的例子,想一探究竟的人可以去读一读这本预言书。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未来之路》中有一句话:“如果我说的话后来被验证了,则有人会认为那本来就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但如果我说错了,则他们就会认为我的话是多么滑稽可笑。”还好,比尔盖茨都说对了。而我在读书的时候确实觉得:这不就是把所有能够用到信息的地方梳理出来么?真是显而易见,我也做得到。但是合上书本,仔细回味一下,就能发现比尔盖茨的不简单。如此全面而丰富的构思,使用简洁的逻辑进行证明,单单上述两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作者在书中的最后写到:“我们如何塑造未来?”我认为要相信未来,畅想未来,并用最简洁的逻辑明确方向,最后坚定地去创造。

做人当如一团烈火

——读《袁崇焕评传》

《袁崇焕评传》是金庸先生晚期所做,薄薄一本小册子,字句简洁,文风酣畅。书本中的大部分史料都来自《明史 列传一四七》,此外还有大量的旁征博引及史料辨别。

晚明主昏臣聩,党祸泛滥。而那正是袁崇焕所站上的历史舞台。他的出现,犹如一把熊熊烈火,照亮了昏暗的晚明政坛。袁崇焕是万历年间进士,考试成绩很一般,大概三次落第之后,中了三甲进士,之后被派到福建邵武做知县。他的为官应当是很清廉的——这从他死后被抄家而家无余财可以看出。他应当也很受当地人的喜爱——或许他也想不到,他被千刀万剐后,流放到此地的家人受到了当地人的很多优待。在明代历史上,清廉为官,深受爱戴的官员很多。不过袁崇焕和他们不同的是,他面对的是大厦将倾的腐朽王朝的末日,而历史终于把他推向了舞台的中央,那是北风萧瑟的辽东。

女真的兴起以及明朝关外军政的失败,使得当袁崇焕第一次到达关外时,明朝所控制的区域几乎仅剩下山海关。萨尔浒战役留下的心理阴影,使得原本腐朽的明朝军队更是毫无斗志。袁崇焕以一文弱书生,收容逃兵流民,重整关外军民士气,这等气概,不但使当时辽东军民心悦诚服,也让我们这些百年之后阅读这段历史的人也不禁心潮澎湃。

接下来的事情我想略知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个大概来,三次宁锦大战,袁崇焕大胜敌军,重伤努尔哈赤。而皇太极的反间计却让袁督师成为了阶下囚。他为皇帝尽心尽忠,却被皇帝囚禁治罪。他为保卫北京拼尽全力,亲自披甲上阵而受创多处,最终却被北京市民分食其肉。火光终于消灭在黑暗之中。

袁崇焕的勇气鼓舞了他的部队,他让萨尔浒后吓破了胆的明军终于鼓起勇气,敢于和女真部队一较高下。第三次宁远大战,他的部队就已经有勇气在城外与女真铁骑野战。而保卫北京之战,他的骑兵部队更是在北京城外野战中打败了女真骑兵——这在明末清初的几十年中是仅有的一次明军部队能够在大规模野战中打败女真部队。

袁崇焕的品格影响了他的部下。赵率教,在袁崇焕的影响下,从一个贪生怕死的逃兵变成了与女真兵决战的勇将。就连崇祯皇帝派来的两个太监监军,也能在宁锦大战时登上城楼亲临矢石呐喊助阵。在那个上至皇帝下到臣民唯财是图的社会里,竟然能连太监都能受感化而与女真勇敢作战,这就是人格魅力的感召吧。袁崇焕是一团火,不但点亮了自己,也点亮了他人。

不过他还是死了,被他拼命保卫的皇帝处死了,被北京群情激奋的市民咬死了。在黑暗里,熄灭就是火炬的最终归宿——而黑暗阖当灭亡。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推荐《万历十五年》

1 作者简介和书籍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黄仁宇191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193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弃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进入印度作战。1950年后到美国求学,34岁开始从大学三年级读起,终于1964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1976年在美国所做,最初用英文写成,名字叫做“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意思就是“1578年,一个没发生什么大事的年份”。这本书一开始投稿屡屡碰壁,1981年才有耶鲁大学接受出版。有趣的是,一经出版,就在198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奖。与此同时,1982年,中文版在大陆发行。

黄仁宇提出了所谓的“大历史观”。其主要含义在于,叙事不妨细致入微,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当别人拿起放大镜找寻历史人物的是非时,黄仁宇端起了望远镜,从远处来打量那样一个历史时代,在宏观的大方向上是如何走向的,历史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无论是痛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丁汝昌都于事无补。这些任务在历史的进程中确实各自承担着职责,或崇高或卑劣地在历史舞台上表演。但是从望远镜里的大历史角度来看,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最终的甲午战败。所以说大历史在细节上通过详细的资料进行精细地雕琢与分析,但是在始终在宏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探寻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万历十五年》不单单是一本历史读物。而我觉得很适合将它在这样一个场合下与大家进行分享。

2 书籍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历史故事分别以一个人为主线进行叙述。从正面提及了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使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名士李贽;从侧面提及了如太监冯宝、福王朱常洵、将领俞大猷、刘鋌等人。

首先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嘉靖皇帝是他的爷爷,崇祯皇帝是他的孙子。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不满10岁。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他仪表高贵,“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据说他5岁就能够读书。而按照中国旧时的计算方法,那时他的年龄仅仅在3到4岁之间。皇帝每天需要学习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和历史。读完经书后,授课老师可以休息,但是皇帝本人就需要阅读奏章并做指示。中午功课完毕后,皇帝在文华殿进午餐。下午大半天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过他仍然被嘱咐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历史。

万历从即位初期到亲政的时间段内,是和平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在万历初年甚至有这么一件事,由于北方连续干旱无雨,庄稼干旱枯死。这时万历皇帝做了一个决定,去天坛祈雨。这次祈雨和其它所有皇帝的祈雨不同,因为他是走路去的。来回大约10公里。他以此向上天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万历朝前十年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首辅张居正。他所接手的明代,已经弊病丛生,暮气沉沉。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使王朝获得重生。张居正是一个铁腕人物,在内能搞定掌印太监,在外能培植诸如戚继光这样的亲信将领。他通过他的强硬手腕,丈量全国土地、推动官员绩效考核、清除弊政。一时之间,整个帝国似乎有了起色。北部边疆得到了平定,蒙古人只能乖乖地做生意。内政得到了梳理、黄河河患得到治理,国家财政连年增长。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与强硬的张居正不同,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他是一个忠厚长者。张居正为了改革,与明帝国的官僚体系产生了太多的冲突。张居正死后,申时行所采取的办法是和稀泥。他的主要精力就在皇帝和官僚集团之间游走,并且尽自己的能力任用合适的官员去办合适的事情。

与张居正和申时行这样的帝国首辅——也就是国家的总理比起来,海瑞的级别就低很多。但从海瑞身上,我们能看到明帝国的上升通道。海瑞,一个脑袋不怎么开窍的读书人,他没有考上进士,凭举人身份候补上知县的时候,已经45岁。不过几年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官至二品,最终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任上离世。他一生清廉,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戚继光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他建立了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评定了倭寇之乱。后来还驻军蓟州,对抗蒙古。现在,八达岭长城脚下还有几年戚继光的浮雕。在他驻守蓟州的时候,蒙古人根本不敢来侵扰。

李贽是一个哲学家,他一心要创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一旦离开了独立,他的内心就得不到满足。他在为官的时候,经常与上司对抗。因为他重视自己的独立和不羁。他对于那些依靠剥削劳动人民来满足自己富贵生活的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以上这些是万历十五年中出现的人物。皇帝勤勤恳恳,首辅万里挑一,官员各司其职。但是,以上所说的,只是故事的前面一半内容。故事的后一半内容则相当不愉快。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其实他想做什么都不行。他只能把自己变成一个佛龛,放在神庙里供别人供奉。哪怕是皇帝,他小时候字写得很好,结果被禁止练字,因为写字无关紧要。他想训练部队,结果被文官集团阻止——因为怕万一部队中有人刺杀皇帝。他想巡视地方,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就是那个荒唐的正德皇帝的翻版。他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更是受到了他的臣子的拼死反对。这个皇帝,想做什么都不能。于是也许除了抽鸦片,也没什么别的好干的了。他后来更是几十年不上朝,不见群臣。后世的历史学家也找不到什么线索,只好猜他躲在深宫中抽大烟。很多历史学家甚至说:明朝灭亡,始于万历。

张居正这个天才少年、老道的政治家、改革家,在死后则受到清算。他的家产被抄没,大儿子被逼死,还被人带上了一定“权臣”的帽子。

申时行这个忠厚长者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皇帝立储的事情,受到攻击,最后在几乎所有官员的声讨中被迫退休。

戚继光,这个再造帝国武力的将领,他所建立的戚家军,被明帝国看做是国家的威胁而不是国家的支柱。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罢黜。他死的时候,明代官方甚至都没有明文记载。

李贽,这个追求自由的哲学家,内心充满矛盾。他抨击那些吸人民血汗的人,而同时,他自己又依附于那些人生活。他试图追寻个人自由,却永远也跳不出儒家的条条框框。所以他只能被当成异端邪说,最后在狱中自杀身亡。

如果说上面几个人的遭遇让人同情,那海瑞的故事则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位海青天办事想来对人不对事。他自己亲口说,如果碰到诉讼案,宁可亏了富人,也不能亏了穷人。宁可亏了侄子,也不能亏了叔伯。他自以为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以为由此可以创造一个美好世界。可惜这个美好世界,只是流氓的天下。

3 对书籍内容的感想

从《万历十五年》中,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帝国。它的君主受到良好的教育,按理说应当成为一个明君。帝国的总经理——首辅,从层层的聪明人中脱引而出,不但智力超群,而且受过中央、地方各个职务的考验。帝国的官僚,有上升的通道,哪怕是在不开窍考不上进士的如海瑞一般的读书人,也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高级官员的序列。帝国此外能人辈出,涌出的军事天才,再造帝国武力,平定边疆乱局。出现的读书人中,有人追求自由,独树一帜。

然而,这个看起来美好的帝国,里面的人却都不高兴。上述的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过自己满意的生活。如果从放大镜里看历史,很多人会觉得是这个人或那个人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可是不但这些人物不幸,书中还提到了许许多多的侧面人物的不幸。如果一个国家的优秀分子全部都不高兴,全部都是悲剧,那这个国家会是一个喜剧的存在么?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那就是明朝这个朝代已经出了问题。这些人物的悲剧无关个人性格,而是他们冲不破历史的时代牢笼。张居正的铁腕冲不破;申时行的忠厚冲不破;海瑞的古怪冲不破;戚继光的创造冲不破。当内部的力量太强大,以至于把一切固化的时候。只有等待着外部力量来打破原有的格局。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作者认为,明朝的强大的内部力量,就是讲道德不讲法制,重稳定不重发展。文官最终形成集团,成了维护这股强大力量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