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推荐《万历十五年》

1 作者简介和书籍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黄仁宇191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193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弃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进入印度作战。1950年后到美国求学,34岁开始从大学三年级读起,终于1964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1976年在美国所做,最初用英文写成,名字叫做“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意思就是“1578年,一个没发生什么大事的年份”。这本书一开始投稿屡屡碰壁,1981年才有耶鲁大学接受出版。有趣的是,一经出版,就在1982年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奖。与此同时,1982年,中文版在大陆发行。

黄仁宇提出了所谓的“大历史观”。其主要含义在于,叙事不妨细致入微,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看近。当别人拿起放大镜找寻历史人物的是非时,黄仁宇端起了望远镜,从远处来打量那样一个历史时代,在宏观的大方向上是如何走向的,历史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无论是痛斥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丁汝昌都于事无补。这些任务在历史的进程中确实各自承担着职责,或崇高或卑劣地在历史舞台上表演。但是从望远镜里的大历史角度来看,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最终的甲午战败。所以说大历史在细节上通过详细的资料进行精细地雕琢与分析,但是在始终在宏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探寻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万历十五年》不单单是一本历史读物。而我觉得很适合将它在这样一个场合下与大家进行分享。

2 书籍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历史故事分别以一个人为主线进行叙述。从正面提及了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使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名士李贽;从侧面提及了如太监冯宝、福王朱常洵、将领俞大猷、刘鋌等人。

首先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嘉靖皇帝是他的爷爷,崇祯皇帝是他的孙子。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不满10岁。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他仪表高贵,“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据说他5岁就能够读书。而按照中国旧时的计算方法,那时他的年龄仅仅在3到4岁之间。皇帝每天需要学习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和历史。读完经书后,授课老师可以休息,但是皇帝本人就需要阅读奏章并做指示。中午功课完毕后,皇帝在文华殿进午餐。下午大半天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过他仍然被嘱咐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历史。

万历从即位初期到亲政的时间段内,是和平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在万历初年甚至有这么一件事,由于北方连续干旱无雨,庄稼干旱枯死。这时万历皇帝做了一个决定,去天坛祈雨。这次祈雨和其它所有皇帝的祈雨不同,因为他是走路去的。来回大约10公里。他以此向上天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万历朝前十年的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首辅张居正。他所接手的明代,已经弊病丛生,暮气沉沉。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使王朝获得重生。张居正是一个铁腕人物,在内能搞定掌印太监,在外能培植诸如戚继光这样的亲信将领。他通过他的强硬手腕,丈量全国土地、推动官员绩效考核、清除弊政。一时之间,整个帝国似乎有了起色。北部边疆得到了平定,蒙古人只能乖乖地做生意。内政得到了梳理、黄河河患得到治理,国家财政连年增长。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与强硬的张居正不同,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他是一个忠厚长者。张居正为了改革,与明帝国的官僚体系产生了太多的冲突。张居正死后,申时行所采取的办法是和稀泥。他的主要精力就在皇帝和官僚集团之间游走,并且尽自己的能力任用合适的官员去办合适的事情。

与张居正和申时行这样的帝国首辅——也就是国家的总理比起来,海瑞的级别就低很多。但从海瑞身上,我们能看到明帝国的上升通道。海瑞,一个脑袋不怎么开窍的读书人,他没有考上进士,凭举人身份候补上知县的时候,已经45岁。不过几年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官至二品,最终在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任上离世。他一生清廉,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戚继光是一个出色的将领,他建立了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评定了倭寇之乱。后来还驻军蓟州,对抗蒙古。现在,八达岭长城脚下还有几年戚继光的浮雕。在他驻守蓟州的时候,蒙古人根本不敢来侵扰。

李贽是一个哲学家,他一心要创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一旦离开了独立,他的内心就得不到满足。他在为官的时候,经常与上司对抗。因为他重视自己的独立和不羁。他对于那些依靠剥削劳动人民来满足自己富贵生活的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以上这些是万历十五年中出现的人物。皇帝勤勤恳恳,首辅万里挑一,官员各司其职。但是,以上所说的,只是故事的前面一半内容。故事的后一半内容则相当不愉快。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其实他想做什么都不行。他只能把自己变成一个佛龛,放在神庙里供别人供奉。哪怕是皇帝,他小时候字写得很好,结果被禁止练字,因为写字无关紧要。他想训练部队,结果被文官集团阻止——因为怕万一部队中有人刺杀皇帝。他想巡视地方,这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就是那个荒唐的正德皇帝的翻版。他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更是受到了他的臣子的拼死反对。这个皇帝,想做什么都不能。于是也许除了抽鸦片,也没什么别的好干的了。他后来更是几十年不上朝,不见群臣。后世的历史学家也找不到什么线索,只好猜他躲在深宫中抽大烟。很多历史学家甚至说:明朝灭亡,始于万历。

张居正这个天才少年、老道的政治家、改革家,在死后则受到清算。他的家产被抄没,大儿子被逼死,还被人带上了一定“权臣”的帽子。

申时行这个忠厚长者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皇帝立储的事情,受到攻击,最后在几乎所有官员的声讨中被迫退休。

戚继光,这个再造帝国武力的将领,他所建立的戚家军,被明帝国看做是国家的威胁而不是国家的支柱。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罢黜。他死的时候,明代官方甚至都没有明文记载。

李贽,这个追求自由的哲学家,内心充满矛盾。他抨击那些吸人民血汗的人,而同时,他自己又依附于那些人生活。他试图追寻个人自由,却永远也跳不出儒家的条条框框。所以他只能被当成异端邪说,最后在狱中自杀身亡。

如果说上面几个人的遭遇让人同情,那海瑞的故事则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位海青天办事想来对人不对事。他自己亲口说,如果碰到诉讼案,宁可亏了富人,也不能亏了穷人。宁可亏了侄子,也不能亏了叔伯。他自以为站在道德的最高点,以为由此可以创造一个美好世界。可惜这个美好世界,只是流氓的天下。

3 对书籍内容的感想

从《万历十五年》中,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帝国。它的君主受到良好的教育,按理说应当成为一个明君。帝国的总经理——首辅,从层层的聪明人中脱引而出,不但智力超群,而且受过中央、地方各个职务的考验。帝国的官僚,有上升的通道,哪怕是在不开窍考不上进士的如海瑞一般的读书人,也能经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高级官员的序列。帝国此外能人辈出,涌出的军事天才,再造帝国武力,平定边疆乱局。出现的读书人中,有人追求自由,独树一帜。

然而,这个看起来美好的帝国,里面的人却都不高兴。上述的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过自己满意的生活。如果从放大镜里看历史,很多人会觉得是这个人或那个人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可是不但这些人物不幸,书中还提到了许许多多的侧面人物的不幸。如果一个国家的优秀分子全部都不高兴,全部都是悲剧,那这个国家会是一个喜剧的存在么?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那就是明朝这个朝代已经出了问题。这些人物的悲剧无关个人性格,而是他们冲不破历史的时代牢笼。张居正的铁腕冲不破;申时行的忠厚冲不破;海瑞的古怪冲不破;戚继光的创造冲不破。当内部的力量太强大,以至于把一切固化的时候。只有等待着外部力量来打破原有的格局。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作者认为,明朝的强大的内部力量,就是讲道德不讲法制,重稳定不重发展。文官最终形成集团,成了维护这股强大力量的人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